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创办于1896年。洋务派政治家盛宣怀,痛感于中国甲午战败、民族危难的境况,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上奏光绪皇帝并得到亲笔准奏,正式创办了这座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校址选定在徐家汇,这是中国近代科学思想最早的启蒙者——徐光启生活过的地方。此后一百多年间,无论风云如何变幻,上海交大徐汇校园从未发生过变迁,这在近代动荡不定的中国大学发展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上海交大徐汇校园的独特性,还表现在它所具有的方院式格局风貌:以方院为基本单元组织校园空间,主要建筑围合而建,中心是开敞的大草坪。这种校园形式常见于英国中世纪和美国早期的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均是这种形式的平面布局。这与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对称的格局截然不同,显示出交大自创办之初就立志“比肩欧美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

在120余年的历程中,有14座早期的优秀历史建筑,都基本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有教学楼、实验室、宿舍楼、办公楼等,它们风格各异又互相呼应,见证着交大历史的发展和人文的光辉。一百多年来,这里为国家培养了20余万各类优秀人才,走出了百余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

2019年10月7日,上海交通大学早期建筑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校园电子地图
(点击图片可跳转)

发展初期(1896-1906)

南洋公学的创办

光绪二十二年 (1896),津海关道、太常寺少卿盛宣怀“禀明两江督臣刘坤一,筹款议建南洋公学”,并上奏朝廷获准,向招商、电报两局每年集捐银10万两,在上海徐家汇创办了一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学校——南洋公学。

1897年4月7日,公学师范院借徐家汇一所民房正式开学了。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所新式的师范院的诞生。学校聘请了外国教师福开森、薛来西、勒劳尔、乐提摩等讲授外语和数理化知识 ; 中国教师有著名的翻译家李维格、数学教师陈诸藻、物理教师陆之平、化学教师黄国英等。

1897年学校又办了一所外院 ( 即小学 )。这所小学办得颇有生气,闻名全国,因而也逐渐吸引了许多优良人才,如民族英雄蔡锷就是在1899年考进公学外院读书的。

1901年,南洋公学设立了相当于专科的特班、政治班和商务班,以培养当时急需的新式从政人才和商业人才。盛宣怀特别聘请蔡元培担任特班主任。

左一:南洋公学大门旧照;右一:南洋公学外院学生留影
左二:餐厅旧照;右二:外院卧室旧照

建校初期校园规划

建校之初,上海交大校园规划由时任南洋公学监院的福开森负责。在选址的时候时任校长的盛宣怀曾提议献出自己在上海斜桥和高昌庙之间的一块土地,福开森认为这里地势低洼,会使教学楼处于潮湿之中,另外高昌庙飘过来的烟灰也对该地区造成了一定的空气污染。最后,福开森在现今上海交大的校址上以官价购得了120亩土地,福开森亲自丈量土地,规划道路和建筑用地,为了地块的排水还在校园四周挖了一条沟渠,并用挖出来的土垫高了学校的地势。

这块土地位于徐家汇路与虹桥路(旧)交汇处,呈倒三角形。福开森利用这有限土地,在地块中央规划了一片矩形空地,在北部规划建设了两座教学楼,分别是中院(现存)和上院,在校园南部,福开森还规划了一座未来用作小学部的南院(后来的外院)。当时校园内包括教学楼、校长住宅、学生宿舍等建筑在内总共十余栋。

以上是关于交大早期校园规划的一些记录,从这些记录不难看出,交大早期的整体规划思想倾向于英美学院式平面布局——方院式校园,这种校园往往以矩形院落作为单元结构,来追求秩序、神圣的氛围,哈佛、耶鲁、包括福开森的母校波士顿大学都是这种方格路网、建筑围合的布局形式,这是一种美国早期大学常见的校园规划形式。

左:1912 年上海交大校园地图;右:1919 年上海交大校园地图

重要建筑

学校发展初期的重要建筑,主要有位于福开森操场北部的老上院和中院,南部南院和东部的职工和学生宿舍。如今,这一时期的建筑仅剩中院和新中院两幢,在1998年经历过一次大型的重新修缮,目前使用状况良好。新中院在2002由董氏家族出资修缮,目前作为航运博物馆使用。

左一:南洋公学中院旧照;右一:南洋公学老上院旧照
左二:南洋公学校长别墅和学生公寓;右二:南洋公学学生宿舍(新中院)

转型发展期(1907-1927)

工科为主的转变

1905年学校改隶商部,改名为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了铁路工程班,制订了 “讲求实业,以能见诸实用为要旨”的办学方针,培养工商专门人才。1906年因隶属关系的变化,学校又改名为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民国成立后,学校改隶交通部,并易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堂。清光绪三十三年 (1907),唐文治主持校政 ( 任监督,民国元年任校长 )。他坚持“工科为主”的办学方向,执行“求实学,务实业” 的办学主张,停办商务专科,在铁路专科之外,增设电机专科,成为我国电机工程教育的首创。学校由此进入创建近代工科高校的时期。在“求实务实”的办学方针下,学校参照西方工科大学教育模式,建立了自己的课程体系,纯粹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程占80%以上。聘任教员注重真才实学,教学实施强调学以致用,大大加强了实验学习。

重要建筑

由于这时期隶属关系频繁变更,建设经费短缺,发展速度缓慢,学校接受各级校友和上海有识之士的捐款,维持校园建设。这一时期重要的建筑图书馆、北四楼都是因为得到了捐款支持建造起来的。

左一:图书馆旧照;右一:盛宅旧照(女生宿舍)
左二:北四楼旧照;右二:体育馆旧照

发展高潮期(1928-1937)

高速发展建设时期

学校改隶铁道部,并由铁道部长孙科兼任校长,1929年6月,铁道部次长黎照寰又兼任副校长,1930年10月,孙科辞去校长职务,黎照寰继任校长,主持校务长达14年之久,改变了20年代以来学校领导更换频繁的局面。

与此同时,上海等地一度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广大人民要求和平建设,实现孙中山先生的实业计划。这个形势从客观上为交大得以巩固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928年直至抗战全面爆发前,在稳定的校园环境与国内环境下,黎照寰校长与广大师生员工兢兢业业,精勤求学,学校的办学目的明确,基本建设得到了很大改观,教学体系日臻完整,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办学特点和良好的教学作风,学生增长而且英才辈出,这是交通大学历史上发展较快的时期,被广大校友誉为新中国成立前“交通大学的黄金时代”。

20世纪30年代校园规划

第二次是邬达克在1930年前提出的校园扩建规划。邬达克应时任校长的孙科之邀,在设计了铁木工厂和工程馆的同时,对校园大量新获得的空地做出了规划。在规划中,邬达克希望将原有的福开森设计的运动场改建成草坪,并在西面新开辟了一个运动场。在花园的西面还规划了一些具有相同的体量关系和建筑风格的建筑,使校园形成统一的整体。它们还共同形成了校园中心绿地西面的最后一条边界,从而将原福开森体育场围合成一个封闭的院落,这样也给院落四面的不同时期的建筑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视点。这个位于校园入口处的封闭庭院也成为了校园的标志性空间,给初次进入交大校园的人们留下极深的印象。

这次校园规划延续了之前的平面关系,有效地利用了校园西侧新获得的空地。新规划的建筑包括行政功能、公共空间、体育建筑、实验楼等,功能上满足了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这次校园规划使上海交大初具现代校园形态。

20 世纪 30 年代校园鸟瞰图 

重要建筑

这一时期,在经费较为充裕的情况下,学校开始大量兴建校舍。1930年1月建成学生宿舍“执信西斋”,大大缓解了学生住宿条件;1932年1月,建筑面积达8700平方米的工程馆(恭绰馆 ) 落成;1937年3月建成总办公厅 ( 容闳堂 );1935年又添建了图书馆防火书库;此外还相继建成了翻砂厂、锻铁厂、金工厂、铁木工厂和各种生活用房和设施,并改建了校门。

左一:执信西斋旧照;右一:总办公厅旧照
左二:工程馆旧照;右二:校门旧照

曲折发展时期(1937-1949)

战争时期的曲折发展

抗战8年,学校历尽危难,依靠广大师生和校友的努力,得以保存和发展。1937年11月30日,日本宪兵队侵占交大校舍,在学校设立“宪兵队徐家汇分驻所”。学校不得不暂时借居到法租界内维持上课。

然而因为找不到大容量的校舍,学校只能分为两个部分 : 借原吕班路 ( 今重庆南路 ) 震旦大学(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址)一部分房屋为一、二年级教室和各院系办公室、校图书馆,借原爱麦虞限路 ( 今绍兴路 ) 中华学艺社作为三、四年级上课及学生住宿之用。后来由于教室紧张,学校又将中华学艺社内供住宿用的房屋改为教室,而把大礼堂改作宿舍之用。

与此同时在后方,交大同学会发起了迁校运动,重庆的交大校友鉴于后方抗战和建设急需大批交通工程人才,致函母校,希望母校迁渝。在校友的推动下,1940年秋,交通大学分校在重庆小龙坎成立并开始招生。抗战期间,后方的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广西以及西北等省和地区的铁路、公路、航空、电讯等方面有待发展,迫切希望在重庆小龙坎分校的基础上扩建和发展交通大学。加之太平洋战争爆发在即,上海总校朝不保夕,扩大交大分校的规模显得日益迫切。

在上海,租界的形势日益恶化。1941年9月,学校为避免给日伪接管,正式改名为私立南洋大学。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间学校就积极争取复员东返,第一批以三、四年级学生为主,于10月乘船离渝,11月底抵沪,到 1946年3月,剩下的一、二年级也由陆路返回上海。至此交大结束内迁的历史,在徐汇老校园继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1949- )

建国初期校园规划

1952~1953年间,国家战胜了建国初期的经济困难,经济开始发展。1954年,根据中央和上海市的计划,学校方面做出校园扩建的总体规划。方案有两个:一个按原校区东面华山路,北面淮海西路,西面番禹路原界不动,南面扩展至虹桥路即现在的广元西路。另一个方案是东边、北边边界线不变,西边向西扩至凯旋路,把“奶牛棚”划入南边,向南扩至现在的虹桥路。

其中方案一是被上海市政府审批通过的。规划中把校门移到南面广元西路上,与大操场和背面淮海西路门形成中轴线。中间是宽阔的花坛和草地,轴线上只有一栋教学楼。实验大楼与附属实习工厂靠在校区内淮海西路的北面,运动场地移至小区南侧。这个方案讲究中轴对称性,十分具有指导意义。

然而由于南侧拆迁困难和后来西迁闵行校区的实施,这次的规划方案并没有实现。

重要建筑

战争时期,交大校园基本处于发展停滞状态。战后,学校获得资金在体育场西侧空地建设了科学馆、文治堂,这是这一时期建设的仅有的几座大型建筑。

建国后,经济开始逐步恢复和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发展教育成为了国家关注的焦点。这一时期,由于学校教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需要更多的教学楼,新建楼、新上院等优秀建筑纷纷竣工,学校发展终于又步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左:科学馆;右:文治堂

(注:本页中所有图片来源于交大档案馆)